最近,院线并无特别吸引我目光的电影。我便从尘封的光碟盒里挑出一部旧片,翻开它的封面,仿佛翻开了时光的尘封。在那些已经失去清晰记忆的岁月里,有一部电影一直未曾忘记,那就是杨德昌导演的《麻将》。这部拍摄于1996年的影片,如今已经快有三十个年头,曾经我在那时的淘碟市场里,拿着DVD光碟,带着浓浓的好奇心坐下。那时的我,带着些许懵懂和不解看完这部影片,只记得结尾的一幕,枪声与血泊之间的强烈冲击,至于张震在其中的角色股票配资怎么个流程,却早已模糊在记忆的云烟中。
而若要追溯,这群年轻演员其实早已在杨德昌的另一部享誉世界的电影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中露过面。他们在《麻将》中的角色,一如既往地令人印象深刻。张震、柯宇纶、王启赞,三人曾一同走过那个远去的时代,如今站在银幕上,我们依旧能见到他们的身影。
展开剩余78%然而,所谓的“年轻”,似乎也无法掩盖他们所演绎的那些心酸与无奈。记得张震饰演的“香港”,那时他才刚刚满二十岁。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,却早早被卷入了这场真假难辨的骗局。他不仅是被利用的棋子,还是那个以貌取人的青年,深知外表的诱惑,却不懂得人心的复杂。
电影中的富商儿子陈鸿宇,外号“红鱼”,以父亲为榜样,玩弄欺骗,利用同伴的缺陷和欲望谋取私利。最令人震惊的是他对“骗子与傻子”这一理念的认同,甚至信誓旦旦地将它作为人生准则。然而,正如那些身处迷途的人一样,红鱼在自己得意忘形时,却没能看清自己内心的空虚。
四人的团伙,像一张张扑克牌,局面变幻莫测。他们以算命为幌子,利用虚幻的预言欺骗他人,而张震饰演的“香港”,则以色诱为武器,让一位痴情的女子Alison深陷其中。她对他情深似海,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。而香港,不过是将她的痴情视为一种可利用的工具,丝毫不在乎她的感受。反观“小活佛”王启赞饰演的“牙膏”,他亦不以为然地与各种女人保持某种荒谬的关系。四个年轻人,在这场虚伪的游戏中渐行渐远,迷失于欲望与情感的漩涡。
与其说他们是在欺骗他人,倒不如说他们自己早已是这场骗局的牺牲品。当红鱼的父亲以极端的方式自我了结时,那句“别动感情”的警告便成为了虚伪的讽刺。而这种对情感的否定,最终变成了对人性的误解。父亲在死前的选择,似乎告诉红鱼,他可以动感情,可以为爱献身,而这恰恰是他未曾理解的真理。
影片的基调,显得如此轻浮,却又如此深刻。尽管在这些荒诞的情节背后,依然透过其中对人性与情感的揭示,映射出杨德昌作品中的深邃与沉重。最终,红鱼手中的那把枪,象征了这场骗局的极致:从一场虚假的报复,到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。正是这些欺骗和误解,将他从一个自信的骗子变成了一个可笑的傻子。
但,这一切未必全然是悲哀。在这片混乱与欺诈的汪洋中,纶纶和马特拉之间的深情一吻,仿佛是一束破晓的曙光,驱散了那些层层阴霾。或许这才是影片最真实的情感表达,那种纯粹、简单的情感,才是这个荒谬世界里唯一值得珍惜的东西。
人们,或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。红鱼以为他能凭借骗术为他人解答人生的困惑,最后才发现,自己也不过是那个被困在迷雾中的人。父亲在临死时说的那句话,犹如一把利剑,刺破了红鱼的自负和盲目,也许,这正是影片想要传达的最深刻的启示。
至于我们,或许也应当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学会放下那些虚假的面具,去追寻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。或许,这样的迷途,才能最终走向一个更为真实的自我。愿每个人都能在这纷扰的社会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与温暖。
发布于:山西省五五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